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01|回复: 1

[经验总结]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5 16: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链接】【链接2】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2.1 圈 线
2.1.1 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纸的类型、比例和复杂程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中的规定选用。线宽b宜为0.7mm或1.0mm

2.1.2 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制图,常用的各种线型符合表2.1.2的规定。
粗实线,线宽b,用途:新设计的各种排水和其他重力流管线
粗虚线,线宽b,用途:新设计的各种排水和其他重力流管线的不可见轮廓线
中粗实线,线宽0.7b,用途:新设计的各种给水和其他重力流管线
中粗虚线,线宽0.7b,用途:新设计的各种给水和其他重力流管线的不可见轮廓线
中实线,线宽0.5b,用途:给水排水设备、零(附)件的可见轮廓线;总图中新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可见轮廓线。
中虚线,线宽0.5b,用途:给水排水设备、零(附)件的不可见轮廓线;总图中新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不可见轮廓线。
2.2 比例
2.3 标高
2.4 管径
2.4.1管径应以mm为单位。
2.4.2管径的表达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煤气输送钢管(镀锌或非镀锌)、铸铁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直径DN 表示;
    2 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直缝或螺旋缝)等管材,管径宜以外径D ×壁厚表示
    3 铜管、簿壁不锈钢管等管材,管径宜以公称外径Dw 表示;
    4 建筑给水排水塑料管材,管径宜以公称外径dn表示;
    5 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管,管径宜以内径d 表示;
    6 复合管、结构壁塑料管等管材,管径应按产品标准的方法表示;
    7 当设计均用公称直径DN表示管径时,应有公称直径DN 与相应产品规格对照表。
2.5 编号

3 图例
3.0.3 管道连接的图例宜符合表3.0.3的要求。
   10  管道交叉 在下面和后面的管道应断开

4 图样画法
4.1 一般规定
4.2 图号和图纸编排
4.3 图样布置
4.3.2 每个图样均应在图样下方标注出图名,图名下应绘制一条中粗横线,长度应与图名长度相等,图样比例应标注在图名右下侧横线上侧处。

4.4 总图
4.4.1 总平面图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6 标高标注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
2) 建筑物标注室内±0.00处的绝对标高时,应按图4.4.1的方法标注;
3) 管道标高应按本标准第4.4.3条的规定标注。

4.5 建筑给水排水平面图
4.5.1 建筑给水排水平面图应按下列规定绘制:
    1 建筑物轮廓线、轴线号、房间名称、楼层标高、门、窗、梁柱、平台和绘图比例等,均应与建筑专业一致,但图线应用细实线绘制。
    2 各类管道、用水器具和设备、消火栓、喷洒水头、雨水斗、立管、管道、上弯或下弯以及主要阀门、附件等,均应按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图例,以正投影法绘制在平面图上,其图线应符合本标准第2.1.2条的规定。
    管道种类较多,在一张平面图内表达不清楚时,可将给水排水、消防或直饮水管分开绘制相应的平面图
    3 各类管道应标注管径和管道中心距建筑墙、柱或轴线的定位尺寸,必要时还应标注管道标高。
    4 管道立管应按不同管道代号在图面上自左至右按本标准第2.5.2条的规定分别进行编号,且不同楼层同一立管编号应一致。
    消火栓也可分楼层自左至右按顺序进行编号。
    5 敷设在该层的各种管道和为该层服务的压力流管道均应绘制在该层的平面图上;敷设在下一层而为本层器具和设备排水服务的污水管、废水管和雨水管应绘制在本层平面图上。如有地下层时,各种排出管、引入管可绘制在地下层平面图上。
    6 设备机房、卫生间等另绘制放大图时,应在这些房间内按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的规定绘制引出线,并应在引出线上面注明“详见水施—××”字样。
    7 平面图、剖面图中局部部位需另绘制详图时,应在平面图;剖面图和详图上按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的规定绘制被索引详图图样和编号。
    8 引入管、排出管应注明与建筑轴线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的标高和防水套管形式,并应按本标准第2.5.1条的规定,以管道类别自左至右按顺序进行编号。
    9 管道布置不相同的楼层应分别绘制其平面图,管道布置相同的楼层可绘制一个楼层的平面图,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的规定标注楼层地面标高。
    平面图应按本标准第2.3节和2.4节的规定标注管径,标高和定位尺寸。
    10 地面层(±0.000)平面图应在图幅的右上方按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的规定绘制指北针。
    11 建筑专业的建筑平面图采用分区绘制时,本专业的平面图也应分区绘制,分区部位和编号应与建筑专业一致,并应绘制分区组合示意图,各区管道相连但在该区中断时,第一区应用“至水施—××”,第二区左侧应用“自水施—××”,右侧应用“至水施—××”方式表示,并应以此类推。
    12 建筑各楼层地面标高应以相对标高标注,并应与建筑专业一致。

4.5.2 屋面给水排水平面图应按下列规定绘制:
    1 屋面形状、伸缩缝或沉降位置、图面比例、轴线号等应与建筑专业一致,但图线应采用细实线绘制。
    2 同一建筑的楼层面如有不同标高时,应分别注明不同高度屋面的标高和分界线。
    3 屋面应绘制出雨水汇水天沟、雨水斗、分水线位置、屋面坡向、每个雨水斗的汇水范围,以及雨水横管和主管等。
    4 雨水斗应进行编号,每只雨水斗宜注明汇水面积。
    5 雨水管应标注管径、坡度。如雨水管仅绘制系统原理图时,应在平面图上标注雨水管起始点及终止点的管道标高。
    6 屋面平面图中还应绘制污水管、废水管、污水潜水泵坑等通气立管的位置,并应注明立管编号。当某标高层屋面设有冷却塔时,应按实际设计数量表示。


4.6 管道系统图
4.6.2   管道展开系统图应按下列规定绘制:
  1 管道展开系统图可不受比例和投影法则限制,可按展开图绘制方法按不同管道种类分别用中粗实线进行绘制,并应按系统编号。一般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宜绘制管道展开系统图
  2 管道展开系统图应与平面图中的引入管、排出管、立管、横干管、给水设备、附件、仪器仪表及用水和排水器具等要素相对应;
  3 应绘出楼层(含夹层、跃层、同层升高或下降等)地面线,层高相同时楼层地面线应等距离绘制,并应在楼层地面线左端标注楼层层次和相对应楼层地面标高。
  4 立管排列应以建筑平面图左端立管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自左向右按立管位置及编号依次顺序排列。
  5 横管应与楼层线平行绘制,并应与相应立管连接,为环状管道时两端应封闭,封闭线处宜绘制轴线号。
  6 立管上的引出管和接入管应按所在楼层用水平线绘出,可不标注标高(标高应在平面图中标注),其方向、数量应与平面图一致,为污水管、废水管和雨水管时,应按平面图接管顺序对应排列。
  7 管道上的阀门、附件,给水设备、给水排水设施和给水构筑物等,均应按图例示意绘出。
  8 立管偏置(不含乙字管和2个45°弯头偏置)时,应在所在楼层用短横管表示。
  9 立管、横管及末端装置等应标注管径。
  10 不同类别管道的引入管或排出管,应绘出所穿建筑外墙的轴线号,并应标注出引入管或排出管的编号。

4.6.3   管道轴测系统图应按下列规定绘制:
  1 轴测系统图应以45°正面斜轴测的投影规则绘制。
  2 轴测系统图应采用与相对应的平面图相同的比例绘制。
当局部管道密集或重叠处不容易表达清楚时,应采用断开绘制画法,也可采用细虚线连接画法绘制。
  3 轴测系统图应绘出楼层地面线,并应标注出楼层地面标高。
  4 轴测系统图应绘出横管水平转弯方向、标高变化、接入管或接出管以及末端装置等。
  5 轴测系统图应将平面图中对应的管道上的各类阀门、附件、仪表等给水排水要素按数量、位置、比例一一绘出。
  6 轴测系统图应标注管径、控制点标高或距楼层面垂直尺寸、立管和系统编号,并应与平面图一致。
  7 引入管和排出管均应标出所穿建筑外墙的轴线号、引入管和排出管编号、建筑室内地面线与室外地面线,并应标出相应标高。
  8 卫生间放大图应绘制管道轴测图。多层建筑宜绘制管道轴测系统图。

4.6.4 卫生间采用管道展开系统图时应按下列规定绘制:
  1 给水管、热水管应以立管或入户管为基点,按平面图的分支、用水器具的顺序依次绘制。
  2 排水管道应按用水器具和排水支管接入排水横管的先后顺序依次绘制。
  3 卫生器具、用水器具给水和排水接管,应以其外形或文字形式予以标注,其顺序、数量应与平面图相同。
  4 展开系统图可不按比例绘图。

4.7 局部平面放大图、剖面图
4.8 水净化处理流程图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1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规格用de(公称外径)×e(公称壁厚)表示(《建筑排水用 硬聚氯乙烯管材》GB 5836.1-92)
给水用聚丙烯(PP)管材规格用de×e表示(公称外径×壁厚)

1 英寸=25.4毫米 =8英分
1/2 是 四分(4英分) DN15
3/4 是 六分(6英分) DN20
2分管 DN8
4分管 DN15
6分管 DN20
1′     DN25
1.2′   DN32
1.5′   DN40
2′     DN50
2.5′   DN65
3′     DN80
4′     DN100
5′     DN125
6′     DN150
8′     DN200
10′    DN250
12′    DN3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 浙ICP备17050246号-1 )

GMT+8, 2025-10-7 09:09 , Processed in 0.07276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